当前位置:培训辅导

孩子分数不够?原来港澳内地还有这些 “适配” 的低分升学路径

  孩子分数不够?原来港澳内地还有这些 “适配” 的低分升学路径

  那晚我翻完最后一份录取分数线表格,客厅的钟已经指向凌晨两点。孩子高考成绩刚过本科线三十多分,内地稍好的学校连门槛都摸不到,看着他房间里贴的大学海报,我这心里像被堵住似的 —— 我们家条件不算差,怎么就给孩子选不到一条好出路?

  上周家庭聚餐,表姐偷偷跟我说她同事的事:孩子去年分数比我家还低,最后居然去了香港浸会大学读副学士,今年顺利升上了本科。"那边不只看分数," 表姐说,"那孩子高中爱搞摄影,齐老师帮着把作品集整理好,面试时聊了好多创作思路,居然就过了。" 我这才知道,香港的副学士课程原来这么灵活,像香港大学附属学院、理工大学专上学院这些,高考过本科线就能申请,读两年成绩够了直接升大三,拿的学位跟直接读本科的一模一样。

  更让我意外的是大陆的中外合作办学。闺蜜的儿子去年高考才 480 分,本来都打算去专科了,后来通过齐老师了解到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,参加了自主招生测试,居然被工商管理专业录取了。"那项目跟英国利兹大学合作的," 闺蜜给我看孩子在实验室的照片,"关键看英语和面试表现,高考分倒不是唯一标准。" 我后来查了下,温州肯恩大学、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这些,对 500 分以下的学生都挺包容,只要英语好、综合素质强就有机会。

  想起去年陪孩子去澳门旅游时,参观过澳科大的校园,当时觉得那么好的学校肯定轮不上我们。现在才知道,澳城大的不少专业对分数要求没那么苛刻,尤其是中文授课的课程,孩子适应起来快。齐老师跟我说,有个孩子跟我家情况相似,通过优化社会实践经历的材料,最后拿到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录取,"澳门的学校看重孩子的潜力和兴趣匹配度,不像内地只卡分数。"

  这几天我才算想明白,升学真不是只有一条路。香港的副学士适合想走国际化路线的孩子,两年后既能留在香港升本科,也能去英国、澳大利亚的合作院校;大陆的中外合作项目离家近,学费比纯留学便宜一半,像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学院那些商科专业,雅思 4.5 分以上就有机会;澳门的高校则兼顾了国际化和文化适应性,对分数的包容度也高。

  最让我踏实的是齐老师说的那句话:"每个孩子都有适合的平台,关键是找对路径。" 他帮不少家庭规划过,知道哪些学校看重实践经历,哪些专业更关注英语能力,哪些项目有特殊的升学通道。不像我们自己瞎琢磨,越查越焦虑。

  如果你家也有类似的情况,不妨打齐老师个电话问问:13711684803。就像表姐说的,哪怕只是聊聊孩子的情况,心里也能亮堂不少 —— 毕竟对咱们家长来说,能让孩子在合适的平台上发光,比什么都重要。


分享至: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