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高校

“学历贬值”,又导致了家长们之间的“教育内卷”。

  如果说最近教育界最大的话题,那一定是“双减”和“中考分流”,而这二者其实也是有一些共同点的,那就是都引起了很多家长不赞同的声音。

  “双减”减负在前,于是培训机构纷纷倒下,至此,似乎成绩稍差的学生们,无法再通过补课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,只能维持原有的节奏,保持原本的排名。

  而“中考分流”划线在后,有关部门严抓普职比,誓要满足国家给出的5:5的标准,这样一来,好像那些成绩稍差的学生被划入职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。

  而职高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,几乎是有目共睹的,几乎没有家长会在得知学生有很大可能进入职高之后还能放宽心,因此,“取消中考分流”的声音越来越多。

  “中考分流”到底抱着什么目的?

  单从中考分流的内容上,就会知道它在实行中会引起多少反对声浪,而国家自然也预料到了这一点,但还是坚持“迎难而上”的原因,一定是现实中有趋待以“中考分流”缓解的矛盾。

  而“中考分流”的实行中,比较为家长们所知的一个目的就是改善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,改变高学历人才对应岗位紧缺,而高端产业却有无数岗位在等待技术型人才。

  而这种就业不平衡、岗位不平衡,直接导致了我国目前严重的产业不平衡问题,而国家为了解决这种问题,必然要在升学方面分流,保证未来能够有大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流入缺口。

  而“中考分流”实行另外一点不太为家长所知的原因就是,配合“双减”,缓解教育“内卷”,以及目前已经十分严重的“学历贬值”现象。

  因为高学历对应岗位的减少,所以岗位的学历门槛提高,因此造成学历的价值不如以往,而这样的“学历贬值”,导致了家长们之间的“教育内卷”。

  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如果四年前550分左右就能上很好的一本,那么如今的学生在高考时可能就需要考到570、580左右才可以,但这逐渐多出的分数也意味着学生的负担会越来越重。

  而在“中考分流”实行之后,高学历人才在整体中的比重一定会有很大幅度的减少,因此“学历贬值”也一定会得到缓解,而它带来的“内卷”问题很大概率也会有所减轻。

  至于将分流定在中考的原因,大概也是考虑到如果是培养技术型人才,大学期间的学习恐怕不够实际应用,为了确保流入岗位的都是真正能维持运转的专业人才,所以才定得较早。

  对于中考分流的目的,北大教授姚洋说出真相

  中考分流从政策风格上来看,是比较激进的,而这也引起了很多教育界学者的反对,最近,北大教授姚洋就站了出来,对于中考分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。

  姚洋教授表示: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,中考分流实行后,最有可能被分流的是农村的学生,而城市里的学生则不会受到太大影响,实际上是一种教育不公。

  姚洋教授的话显然有一定根据,农村学生的教育程度和城市学生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,而最明显的就是师资力量的差距。

  毕竟别说是有职业理想的教师,就算是普通人也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。更何况农村教师的工资普遍都不高,而且一待就是几十年,好教师自然也不愿意去。

  姚洋教授建议,如果想要教育改革,就应该从升学制度来入手,制度上普及高中教育,以及慢慢延长学制,先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北上广深开始实行。

  但也有有关人员表示:如果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,或者是延长学制,其实是需要很大一部分的财政支出的,而国家如今恐怕无法承担这样的巨大投入。

  但姚洋教授对于这样的解释并不买账,他从中考分流的出发点,再对中考分流未来会加强职高建设的主张,以及分流的可能后果等角度全面考虑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。

中考分流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结果

  首先,从分流目的出发,培养技术型人才。无论任何政策都要立足于时代的需求和发展,中考分流是为了时代的需求,但却并没有符合时代的发展。

  如今的时代,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,自动化生产线,智能机器人已经慢慢取代了成本更高的人力,也就是说,分流符合如今时代需求分出的一大批学生,在未来有可能会失去工作。

  而作为技术岗的失业学生,学历本就不足,也是够不到那些领域之上的高学历岗位的,因此,即使是农村学生的父母,也不会想要自己家的学生拥有一个充满风险的未来。

  其次,对于中考分流表示会加强职高建设,已经国家如今无法承担普及高中办学的言论,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。毕竟大规模改善职业高中需要的财力规模,是要比办普高更高的。

  这也意味着,如果能够改良职高,那就能够办普高,而如果说普高的财力不够,那么能否像所说的一样好好办普高,对于职高的投入能否赶上普高,结果可想而知。

  另外,分流时间太早虽然从理论上是会达到中考分流的目的,但对于学生来说,年龄实在太小了,晚熟的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,对于他们来说,并不公平。

  家长如今对于中考分流能够做的,无非是加强家庭教育,让学生早日意识到学习的意义,已经中考究竟会带来什么人生变动,不要让学生在懵懂的时候就失去了未来选择的权利。


分享至:

相关阅读